电气装置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发布时间:2022/11/9 18:11:25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武分公司五里牌KV变电站土建及电气安装工程

湘潭潭州监理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三月

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录

1.前言3

2.工程概况3

3.质量目标3

4.管理职责4

5.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计划5

6.施工质量控制计划6

7.工序质量控制计划6

8.不合格品控制7

9.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7

1.前言

本质量计划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编制的,是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的质量控制文件。其编制依据主要是:工程设计图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KV变电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有关的技术规定、工程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以及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规定。

2.工程概况

1、本期新建1台20MVA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油浸自冷(ONAN)有载调压三相双绕组变压器,容量:20MVA,额定电压:±8×1.25%/10.5kV,接线组别:YN,d11,配国产真空有载调压开关。2.kV本期采用双母线接线,出线6回;主要设备采用户外GIS设备,出线避雷器采用独立AIS设备,国产优质产品。3.10kV本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11回;开关柜选用中置式金属铠装开关柜。4.10kV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户外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设备。

3.质量目标

3.1工程质量合格率%,

3.2采购材料验收率%;

3.3合同履约率为%;

3.4顾客反映意见和(或)问题解决率为%,及时率98%以上;

3.5顾客满意程度的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

3.6无严重以上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4.管理职责

4.1项目经理

4.1.1监督质量计划的执行,组织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4.1.2策划、制定项目目标和策略,协调各作业队伍之间的关系,保证所有活动符合总体目标。

4.1.3负责组织、监督项目实施,以达到项目质量目标和合同要求。

4.1.4监督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和各部门,各人员职责的落实。

4.1.5监督各施工队伍履行各自的质量保证职能,对违背质量保证程序的行为有权处置。

4.1.6制定本单位的质量奖惩政策,并监督实施。

4.2技术负责人

4.2.1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有关管理程序、技术文件。

4.2.2负责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有关管理程序、技术文件的实施。

4.2.3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2.4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资料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项目管理文件。

4.2.5向现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3施工员

4.3.1受项目经理委托,负责本单位质量计划的贯彻落实;负责本作业队伍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处理质量管理活动上的问题。

4.3.2负责编制项目执行计划,并负责实施。

4.3.3负责进度控制工作,控制现场施工进度和现场施工程序。

4.3.4按期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

4.4质检员

4.4.1负责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手册,监督各项工艺规程执行。

4.4.2负责各施工工序的正确操作,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4.4.3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检查全面负责、监督各项工艺规程执行情况。

4.4.4对检验文件、检验细则、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4.4.5监督返工或整改的全面质量。4.4.6对所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负全部责任。

5.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计划

5.1掌握材料信息,评价优选供货厂家

原材料、构配件的采购采用产品招标的形式,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材料供货时要求厂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质量保证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供货总说明;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不合格品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明及证明;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等。

5.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提高供应效益,确保正常施工。

5.3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5.3.1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厂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怀疑时,应补做检验。

5.3.2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材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应进行一定比例的试验。

5.3.3高压电缆、电压绝缘材料,要进行耐压试验。

6.施工质量控制计划

6.1为加强施工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6.1.1事前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准备包括:(1)技术准备是指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工程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2)物质准备是指材料、构配件和制品加工的准备,施工机具、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3)组织准备是指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4)施工现场准备是指控制网的测量、“三通一平”、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厂、拟订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6.1.2事中控制:做好全面控制施工过程的同时,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检查;质量控制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置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6.1.3事后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质量文件编目建档;办理工程交接手续。

7.工序质量控制计划

工程质量是在施工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7.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确保工序质量。

7.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是对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有效的控制起来,使他们处于被控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7.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的效果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7.4设置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控制重点、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8.不合格品控制

8.1不合格采购产品的控制

8.1.1采购产品进厂检验发现不合格时,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记录表上清楚记录不合格的类型及程度,同时在采购产品上挂上“不合格”标识牌或贴上“不合格”标签,材料员将其隔离,并根据采购产品的紧急情况及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做出处置决定,处置方式通常有拣选或退货,其处置方式的处理程序如下:

8.1.2搬运、贮存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采购产品,经检验人员验证确认后,由材料员负责与物资供方联系处理(退货或报废),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标识。若作报废处理,则由检验人员记录并在废品上作标记后移至废品区,统一处理。

8.2过程检验及最终检验的不合格控制。

在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不合格情况,应在检验记录表上清楚记录不合格的类型及程度,同时对不合格位置作必要标识,由施工队长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处理,返工或返修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复检工作。

8.3与顾客相关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对已交付给顾客单位的工程项目,发现不合格情况时,检验人员对现场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的结果,由项目经理根据不合格造成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严重程度与顾客协商或责成责任部门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

9.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

9.1收集和识别不合格信息和数据

各施工单位在日常施工质量管理活动中,应注意及时收集和识别各类不合格信息,并保持记录完整。

9.2严重性评价

9.2.1根据采购产品和过程不合格对顾客满意、企业信誉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严重性可分为:

一般问题:由于个别偶然原因引起的非成批性、影响轻微的局部性不合格,如少量产品不合格,个别顾客有意见、抱怨等;

严重问题:由于系统或综合原因引起的重复性、有一定影响和后果的局部性不合格,如产品批量性不合格,部分顾客有意见、抱怨等;

重大问题:不合格问题造成纠纷、发生终止合同、索赔、退货,使企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或引起顾客投诉、媒体曝光,企业信誉及形象受损。

9.2.2施工单位发现采购产品和过程不合格时,在调查落实后应进行严重性评价与分析:

属一般问题或严重问题时,由作业队伍负责人进行处理并记录,其中对严重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

属重大问题时,施工单位领导应立即向主管经理报告,由主管经理负责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9.3施工单位人员发现不合格时,无论其严重性如何,首先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发现的不合格,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尽量减少影响和损失,然后向本单位领导或项目负责人报告。单位领导或项目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和严重性评价,以确定是否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9.4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发生的原因,下列情况下必须实施纠正措施:

9.4.1同一供方同一产品或服务,连续两批(次)不合格;

9.4.2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反复出现同类型一般问题时;

9.4.3出现劳动安全事故或工作环境检查发现不合格时;

9.4.4顾客再次抱怨时;

9.4.5内部审核发现不合格时;

9.4.6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9.5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9.5.1质量管理人员接到重大不合格报告后,组织有关单位对问题进行调查和识别,确定不合格的责任部门。

9.5.2责任人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利用有效的方法和统计技术,通过对各种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采购产品检验结果、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审核观察结果、顾客满意调查等质量活动记录进行分析,查明因果关系,找出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9.6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跟踪验证

9.6.1责任部门针对原因分析,研究制定为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该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9.6.2纠正措施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由责任人组织实施,按期完成整改,并负责提供实施措施完成情况的证实材料。

9.6.3项目经理组织实施纠正措施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效果验证,并对检查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对实施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纠正措施,责任人应重新调查分析,并采取新的措施,直至取得明显的效果,以确保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9.7预防与改进措施的实施

9.7.1施工现场发生不合格并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潜在的不合格和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潜在不合格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9.7.2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时,以及与历史情况进行比较后,当发现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时,如质量目标未完成、顾客满意程度下降、采购产品和工程质量不稳定、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以及在质量方面的习惯性问题等情况,并注意发现潜在的不合格。

9.7.3材料员负责对潜在不合格所采取预防措施的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验证及效果评价等,并形成的记录予以保存。

9.7.4项目部全面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现场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必要时)地开展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活动中有关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对比,并进一步根据其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寻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寻求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生产工艺的优化、技术革新、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损失成本的降低等。

9.7.5改进方式可以是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突破性的改进项目(革新或创新)。项目部以“改进措施计划”的形式明确改进的目标、措施及资源的需求,经主管经理审核,经理批准后,配备适当的资源予以执行。改进实施的跟踪验证及效果评价由生产主管人员负责,并形成相应记录予以保存。

9.7.6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纠正、预防与改进措施活动所形成记录的管理,并将有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向主管经理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3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