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气装置 >> 电气装置资源 >> 北京深海教育备考消防,每日一练95
1、某建筑高度为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B.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m2/人计算确定
C.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m2/人计算确定
C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第5.5.23条: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A/m2计算。A正确,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4.8x10=48m50m。B正确,0.25m2/人,即4.0人/m25.o人/m2。C错误,避难层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0.6+6+10X4.8=54.6m50m。D正确,0.2m2/人即5.0人/m2。
2、下列关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且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建筑高度为23.8m的住宅建筑,采用B2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
整性为0.25h
B.建筑高度为48m的办公建筑,采用Bl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
整性为0.5h
C.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建筑,采用Bl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h
D.建筑高度为23.8m的办公建筑,采用Bl级保温材料,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25h
A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第6.7.7条,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l、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除采用Bl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l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
3、某汽车加油站2个单罐容积为30m3的汽油罐,1个单罐容积为50m3的柴油罐。该加油站的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四级
D.三级
D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即2X30+1/2X50=85≤90,属于三级。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级别油罐容积/m3
总容积单罐容积
一级v≤≤50
二级90v≤≤50
三级v≤90汽油罐≤30,柴油罐≤50
4、在对可燃纤维织物加工车间配置灭火器时,除水基型灭火器外,下列灭火器中,应选择的是()。
A.轻水泡沫灭火器
B.卤代烷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B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本题中轻水泡沫灭火器属于水基型灭火器。
5、下列关于建筑供暖系统防火防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过程中散发二硫化碳气体的厂房,冬季采用热风供暖,回风经净化除尘再加热后配部分新风送人送风系统
B.甲醇合成厂房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
C.面粉加工厂的碾磨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最高温度为82.5℃
D.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拋光车间采用热水循环供暖,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80℃
A
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可燃气体(二硫化碳气体)的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甲醇的自燃点是℃,散热器表面的平均温度为90℃在安全范围内。
6、在有结构梁突出的顶棚上设置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m时,可忽略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A.2
B.3
C.4
D.l
D
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小于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7、下列关于储罐区和工艺装置区室外消火栓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液体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距离罐壁15m范围内
的消火栓不应计人该罐可使用的消火栓数量
B.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工艺装置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60m
C.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且宽度大于m的工艺装置区,宜在该工艺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D.液化烃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防护墙外,距离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可计入该罐可使用的消火栓数量
D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8、洁净厂房内洁净室和疏散走道的顶棚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
A.0.25h和1.0h
B.0.4h和1.0h
C.0.5h和0.5h
D.1.0h和0.5h
B
根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第5.2.4条,洁净室的顶棚、壁板及夹芯材料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顶棚和壁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4h,疏散走道顶棚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9、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下列关于地铁车站排烟风机耐高温性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上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0.5h
B.地下车站公共区,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0h
C.区间隧道,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0h
D.高架车站公共区,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0h
D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第28.4.13条,区间隧道事故、排烟风机、地下车站公共区和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1h。根据第28.4.14条,地面及高架车站公共区和设备与管理用房排烟风机应保证在℃时能连续有效工作0.5h。
10、下列关于水喷雾灭火系统水雾喷头选型和设置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扑救电气火灾应选用离心雾化性水雾喷头
B.室内散发粉尘的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带防尘帽
C.保护可燃气体储罐时,水雾喷头距离保护储罐外壁不应大于0.7m
D.保护油浸式变压器时,水雾喷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
D
对于电气火灾危险场所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不宜采用撞击雾化型细水雾喷头。粉尘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有防尘罩。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第3.2.6条,当保护对象为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时,水雾喷头与保护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7m。水雾喷头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应满足水雾锥相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