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气装置 >> 电气装置前景 >> 俯首为牛犁国六记玉柴电气维修工种技能
为生态环保计,国家出台了排放量更低的国六发动机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电气维修工种技能大师刘先黎,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投入到玉柴国六生产线建设中,带领维修中心团队,钻研新设备技术,为玉柴国六发动机走在全国前列立下汗马功劳。
潜心钻研破疑难
刘先黎在电气设备维修岗位奋斗25年,破解了无数数控设备疑难杂症,突破了一项又一项的核心技术,将复杂设备的原理转化为标准化的维修技术应用,同时结合工艺要求,应用前沿技术进行设备二次开发,进一步挖掘设备潜能,带领团队挺起了玉柴进口设备硬件维修、高精尖设备技术支持的脊梁。
“各事业部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到我这里都必须解决。”刘先黎的底气,源自扎实的技术功底。
一次,国六生产线上一台机器人出现故障,抖动不停,无法生产。刘先黎带队赶到现场,迅速布置维修人员排查故障,分析得出是一块控制板出现故障。要更换该元件需支付十分高昂的费用,且受芯片影响短期无法交货,刘先黎决定自行修复。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带领团队开始着手对设备故障进行全面解剖,对芯片进行检测,绘制出复杂的控制板原理图。通过反复测试分析,他们仅用一天一夜就解密修复成功。
近5年来,刘先黎解决类似高精尖设备疑难故障达多项,不仅快速恢复生产,还节约设备外请维修费用多万元。
升级改造提产能
随着国六排放升级,设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刘先黎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努力钻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设备升级改造提产能的老手。
在公司船电动力事业部机加工提产能项目中,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他认真研究新引进的大型龙门加工中心,通过优化程序、加装冷却装置等措施,解决严重设备故障30多项,设备改善25项,加工能力提高30%;改善加工中心换刀系统,彻底解决换刀时掉刀、撞刀等故障,创造经济效益超过万元。
国六生产线是玉柴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应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技术。刘先黎带领维修中心团队,钻研新设备技术,完成国六发动机加工线三发、五发车间清洗机整改、K11N缸盖线改线,解决设备技术难题21个。
毫无保留传技艺
为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人才队伍,刘先黎作为玉柴“十大匠师”,先后编写了《马里奥龙门加工中心》、《设备数据采集》等设备维修培训教材、视频教材15门并展开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掌握的各种技能。
为解决设备维修人员培训不足、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他策划组建了公司级的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制订标准的教学模式,完善基地实训器材,开发实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教材,让公司设备维修人员终于有了一个培训学习提高的场所。他先后与6位员工结成师徒关系,结合维修实例分析提高徒弟的进口设备维修能力,使徒弟掌握了“经验法”“PLC屏蔽信号法”“代换法”“分离法”等快速维修方法,徒弟们大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维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