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
年3月30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简统化接触网腕臂及定位装置预配数据处理及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电缆自动敷设装备研制及应用”2个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朱飞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吴积钦,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刘燕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杨广英,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郑云水,中国船舶重工第七一三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强,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维锐等专家组成。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简统化接触网腕臂及定位装置预配数据处理及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主要创新成果如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遗传算法优化的简统化腕臂及定位装置生产数据计算方法,并根据检验数据,对生产数据进行优化,确保了接触网预配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保证了接触网的施工质量和精度;提出了简统化腕臂及定位装置的精确生产控制方法,通过强化学习策略提升紧固力矩精度,形成预配加工的闭环控制,加工组装精度±1mm,紧固力矩精度±3%,实现了精确测量、加工、装配;提出了简统化腕臂及定位装置数据的仿真和检验技术,研究了受电弓的姿态调整算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简统化腕臂及定位装置预配的检测试验平台的研制,对弓网关系进行仿真模拟和数据检测,为后续腕臂数据分析、腕臂生产、腕臂检验提供技术保障;形成了基于简统化接触网腕臂及定位装置智能预配系统的应用技术,通过工厂智能化预配、智能模拟校验、运输安装标准化等流程化的工艺方法,保证安装在现场腕臂质量%的合格率,提高了简统化接触网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项目成果是中国标准接触网系统配套技术的重大创新,为世界首创、中国原创,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了简统化接触网系统的安装精度和运行性能,在盐通高铁进行了应用,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在未来中国标准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推广前景广阔。“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电缆自动敷设装备研制及应用”项目主要创新成果如下:项目采用了轴列式底盘结构,设计出低高度、恒定低速、高载重能力、三车连挂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业轨行装备,以柴油发电机为动力驱动电机,使用多级减速机对车速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了高精度低速稳定行驶,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内电缆敷设施工的轨道底盘装备行驶要求;提出了基于PID闭环算法的多盘电缆敷设张力可控技术,采用“编码器监测和变频器调节”的速度闭环控制方式,平衡牵引机和磁粉制动器拉力,实现了放线参数的智能化控制,抗干扰能力强,达到行车速度与放线速度的稳定匹配;开发了基于轨道路况自适应的电缆导向技术,利用倾角传感器监测底盘倾斜程度,机械臂自适应调整出线口高度,保证末端出线位置不受外轨超高影响。项目形成了多盘电缆敷设装备及标准工艺方法,提高了电缆的敷设效率和工艺质量,装备运行性能稳定,技术先进,在洛阳地铁供电工程进行了应用,推广前景广阔。两个项目整体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简统化接触网腕臂及定位装置预配数据处理及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电缆自动敷设装备研制及应用”2个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0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