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

罗安院士怀科研报国之心行智造电气

发布时间:2025/6/22 13:06:24   
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罗安院士——怀科研报国之心行“智造”电气之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铭俊通讯员唐璐罗安,男,年7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安院士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赵持/摄)罗安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考入湖南大学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后,开始与“电气智造”结缘,长期从事大功率电能变换与控制研究。因为博士生导师路甬祥院士“我的事业在中国”这句话,他数十年致力于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带领团队把国家需要作为科研目标,攻克了一项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荣获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年在贵溪冶炼厂的一次调研,让罗安意识到我国电力滤波装置的痛点。由电力电子装置等引起的谐波,导致企业变压器电能损耗严重,同时需要好几台大鼓风机来散热。谐波超标,可能还会引发电力系统灾难性大停电,造成大型设备重大事故,一次事故损失可达成百上千万元。为过滤这种存在于电力传输的电能“杂质”,罗安组建团队研发新设备,致力于改变“国内无源滤波装置效果欠佳,国外有源滤波装置成本高、损耗大”的局面。年,他和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研发的设备终于应用在企业的生产线。然而,换来的却是失败和人力物力的损耗,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科研攻关的路上从来就没有坦途。”团队在罗安的鼓励下重整旗鼓,分析失败原因,研究改进办法,奋力拼搏。年7月,在罗安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我国首台10kV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装备研发成功,不仅能降低功耗,还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在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一次次失败没有让罗安望而却步,技术的成功也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针对电磁搅拌系统技术及其装备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我国高品质特殊钢大量依赖进口的问题,罗安多次带领团队实地考察,经历数百次方案的论证与完善,摈弃传统电机学有齿槽思维,首创了无齿槽电磁搅拌技术和变频电源,研制出世界最宽3.6m宽厚板坯电磁搅拌系统、世界首套30吨双通道电磁加热装备,使我国在世界该领域“一马当先”。长期受制于国外的电解铜箔技术,也引起了罗安的重视。大电流电解电源是该项目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当时的研发难题。“那就攻克它!”罗安率领师生走进车间,日夜钻研和反复测试,研制出我国首台50kA铜箔电解电源装备,实现了我国6-18μm高品质超薄铜箔的生产,结束了我国需要大量进口高档超薄铜箔的历史。近年来,罗安又着眼于国家新的战略需求,把目光聚集在水声通信和探测上。尽管项目经费和科研人员有限,湖试和海试条件恶劣,他与团队仍坚守科研前线,于年研制出国内首台5kV/50kW的数字功放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之路仍在继续,罗安带领他的团队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原载《湖南日报》(年7月22日03版)[责编:官铭][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0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