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

不破不立在求变中前行

发布时间:2024/9/1 13:49:49   
从最初的构想一步步发展成整套的装置,再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来推进相关研究,在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中烟”)的创新体系中,这样的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已占据重要位置,逐渐由点带面覆盖企业……“不敢破旧,何以立新?”在历经改革重组的阵痛、市场风雨的洗礼后,四川中烟党组在关键时刻意志坚定——要破解企业发展的迷雾,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成立8年来,四川中烟在传承好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的同时,持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正用“新”讲好企业故事。抓创新——工匠精神点燃人才成长“最强引擎”四川中烟成都卷烟厂里,制丝车间电气维修班长黄暹正穿行于设备林立的车间,认真检修着机器,汗水浸湿衣服、双手沾满油污,他浑然不觉。从业30多年来,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工厂历史上首位电气高级技师,黄暹的成长背后,付出的不仅是辛勤的汗水,还得益于他始终追求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维修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是我的本分。”黄暹时常自省,现有的技术是不是已经达到极致,还有没有改善的空间?年,黄暹带领团队成功将流化床更换为烘丝机,以实现“梗丝干燥出口含水率标偏≤0.17”的指标要求。这项自主改造工作克服了原设备无法达标和国外设备厂家不承诺改造的问题,经过1个月的安装调试,梗丝干燥出口水份含水率标偏成功达标。黄暹在检查设备状态。四川中烟供图作为成都卷烟厂首席技师,黄暹还以“黄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培训和展示平台,通过开展“师带徒”、员工培训、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提升部门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车间内部形成梯队培养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四川中烟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制丝车间生产线上,机器高效稳定地运转着,维修工人们正在认真倾听黄暹讲解机器核心技术。大家互相交流有关设备和巡检标准的知识,并亲自操作和调整各种机械器具……整个场景呈现出一种如置身技术“大课堂”的氛围。在黄暹的言传身教下,工厂先后培养出20多名技术骨干,其中不乏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他们也成为了工厂技术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工作室骨干成员、荣获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刘杰就是典型代表。“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刘杰秉持着这一理念,坚持创新,积极参与工作室多项技术攻关改造项目,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项目《基于罗克韦尔开发平台的瞬时加料精度控制方法研究》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如今,工匠精神早已不仅限于手艺层面,其时代内涵可以推及到方方面面。四川中烟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未停止,而这种精神也贯穿于企业员工成长过程中。据悉,“黄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先后组织参与了30余项工厂大型技术改造及创新工作,取得20项授权专利,先后完成科技项目7个,形成QC成果40余个、六西格玛成果6个,发表论文6篇,各项专利成果均在质量改进、设备性能提升方面起到可观的效果,各攻关项目形成创新成果20余项,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成果显著。看变化——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近年来,四川中烟在智能制造和工艺管控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在四川中烟工艺数智化基础研究室负责人张荣亚看来,以工艺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智能制造建设,统筹系统推进四川中烟工艺智能管控工作,可以更好地掌控整个流程并将其与各要素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凭借在专业领域精细深耕的这些年,张荣亚的观点展现出前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得益于四川中烟的重视和培养,张荣亚作为负责人牵头成立了博士创新工作室和工艺数智化基础研究室。通过技术创新,张荣亚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化,研发出独具特色的、拥有专利权属的梗签废料烟丝回收工艺流程及设备应用,通过该工艺成功提高了制丝出丝率。同时,张荣亚也将工作室和研究室打造成培养新人的平台,与年轻技术人才分享经验和知识,相互沟通完善科研项目,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赋予企业崭新的发展生命力。张荣亚表示:“万丈高楼的搭建并非一朝一夕,我们的愿景是以智能制造打造烟草行业标杆工厂。这份事业,是每个川烟人共同的理想。”张荣亚(左一)在车间指导工艺流程。四川中烟供图在四川中烟,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有效激发并充分释放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目前任职于烟草行业雪茄烟技术创新中心发酵研究所的张倩颖副所长,在年刚进入四川中烟时,曾震撼于一个企业为何能够在短短3年崛起,深入了解后,她才体会到“发展的源泉就是科技创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自强,就必须要进行科技创新。”张倩颖举例,在雪茄发酵领域,要实现雪茄发酵智能化、稳定化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性创新创造。四川中烟技术团队将现代生物技术同烟草化学、分析检测、感官组学、统计分析等学科进行结合,累积经验和数据,再结合多种技术构建发酵模型、设计数字化发酵设施,最终实现发酵智能化生产。作为烟草生物技术领域专业的基层技术研究人员,张倩颖围绕提升烟叶原料工业化利用效率、提升香精香料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自我保障能力、提升国产雪茄烟叶品质等行业重大科技需求,先后参与了四川中烟技术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规划建设、烟草行业雪茄发酵工艺重点实验室以及雪茄烟技术创新中心筹备和建设。其主研的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水平。“得益于企业的大力支持,才能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与四川中烟共同成长,并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张荣亚感慨道。近年来,四川中烟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让创新根植于企业全面发展的土壤,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精彩蝶变每天都在上演。谋未来——改革创新写下永立潮头“最优答案”8年时间,四川中烟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验证了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不创新、就落后。对于创新而言,没有先例可循,因此需要突破性的思维。四川中烟创新性地打造了“三通道两平台发展通道”,建立“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选育管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搭建干部实践锻炼平台、专业能力提升平台、全员培训学习平台、全员创新平台,为企业人才“蓄水池”提供源头活水。“‘三通道两平台发展通道’对提高整体创新活力具有显著作用。”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中烟坚持“整体设计、分类管理”,打通管理、技术、技能3类岗位发展通道;突出业绩和贡献导向,加大收入分配向高技术高技能岗位、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分类制定考核办法,建立业绩与贡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积分制管理。管理方式的革新,让四川中烟广大职工尤其是基层一线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红利,经济运行和品牌发展也步入良性轨道。据四川中烟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还搭建了干部实践锻炼平台,选派优秀干部和年轻员工到一线“蹲苗”锻炼,让员工在一线长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增才干。8年来,首批从本部到一线轮岗锻炼的部分“80后”已经成长为企业的中层干部。“实践锻炼是能量交换的过程,可以把本部的工作方法、思维传达给基层工作人员,而基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角度也会深刻影响我们。这段双方互相融合学习的经历,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80后”中层干部代表说。政策下到基层会有什么难点?一线具体要如何落实?到一线锻炼后,中层干部在制定政策时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更好地解决企业问题,带来更理想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企业敢干、干部敢为、员工敢创,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放大,四川中烟处处展现出敢为人先的活力图景。谈及未来,四川中烟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人才强企”战略,优化干部选育管用、人才引进使用、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评价激励“四种机制”,实施领导干部素质提升、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川烟工匠培养、精英营销人才培养“五大人才工程”,让人才引领激发创新潜力,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灵魂,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共建共享、共赢共利。(王凡、张然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8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