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气装置 >> 电气装置发展 >> 石化急先锋孙长庚敲开乙烯国产化大门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李哲北京报道
“自从进了项目组,压力就一直比较大。”回忆起15年前,刚参与首套国产乙烯装置设计工作时,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球公司”)北京分公司工艺部主任孙长庚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压力。
作为现代石化行业的“桥梁”,乙烯的原料广、副产品多,同时性能活泼、衍生产品丰富,可以用于生产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飞机、高铁等零部件。乙烯及其衍生品占全部石化产品的75%以上。因此,国际上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乙烯消费国,但60%以上的乙烯产品需要依靠进口。当年,中国石油设立乙烯国产化重大科技专项,作为中国石油全资子公司,这副担子便落在了孙长庚所在的寰球公司。
十五年后,总投资亿元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一体化项目在年2月27日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其核心装置万吨/年乙烯装置同样出自孙长庚的设计团队。
作为寰球公司核心设计团队的一员,孙长庚在这十五年间见证了国产乙烯零的突破,这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乙烯技术的国家。
时尚“奶奶灰”
初见孙长庚,引人注目的除了闪烁着光芒的眼神,还有一头醒目的“奶奶灰”,这与他43岁的年龄似乎并不相衬。
“最初参与国产乙烯项目设计的时候,心里没有底,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回忆起参与乙烯国产化设计之时,孙长庚感叹道,“感觉特别紧张,压力特别大,睡不着觉。只有一个问题解决以后,才会感觉到困。”
让孙长庚倍感压力的便是乙烯。这个似乎与普通人生活相距很远的物质,对我国化工产业乃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做馒头、包子、面条要用面粉。在石化领域,乙烯就好比面粉,它的衍生品覆盖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和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地位和钢铁同样重要。”孙长庚向记者说道。
如今,现代化工经过长期的发展,乙烯逐渐扮演起桥梁作用。孙长庚表示:“通过乙烯可以把整个石油化工产业联系起来。”这进一步巩固了乙烯在现代化工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据统计,乙烯衍生品在化工产品中的占比可以达到75%。
特别是石脑油制乙烯的过程,其出产的产品非常丰富。包括氢气、乙烯、丙烯、丁二烯、汽油等一系列产品。因此,乙烯可以延伸出很多产业。建设一套乙烯装置,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我国的乙烯工业始于年。彼时,兰州石化吨/年乙烯装置建成投产。此后,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的乙烯产能不断扩大,年前后,我国乙烯产能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专利商手中。
年,中国石油决定打破乙烯技术引进惯例,设立乙烯重大科技专项,以大庆石化新建的6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依托,实施乙烯国产化战略。这一设计任务由孙长庚所在的寰球公司承担。
寰球公司在乙烯装置有着深厚的积淀。20世纪60年代参与了早期裂解炉的设计,70年代参与大庆首套乙烯装置的建设,与多家专利商进行乙烯装置引进谈判,并派人赴国外考察学习乙烯工艺技术。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国内外乙烯工业发展迅速,寰球公司的乙烯设计项目接踵而来,为其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在寰球公司发展历程中,逐渐涌现出黄文、张来勇、杨庆兰等探路先锋,一代代寰球人的不断突破,带领我国乙烯产业,走到了国产化的大门前。
“我年底来到公司,参与了一个乙烯装置全过程的工程设计、现场设计代表和开车服务,可能我对乙烯技术追根问底、经常提问题的工作态度引起了领导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