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

南京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发表高功率密度电机混

发布时间:2024/7/30 14:27:39   

随着电机系统向高功率密度、高过载能力和高速小型化等方向发展,电机损耗与温升持续增加,严重影响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寿命。单一的基础型散热系统已不能满足高功率密度电机的冷却需求,融合多种散热方式的混合型高效率散热系统逐渐成为当前抑制电机温升和提升电机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朱婷、张雨晴、李强、王俞、耿伟伟,在年第8期《电气技术》上撰文,首先介绍风冷和液冷两种基础型散热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后指出单一散热系统的局限性,从而指出采用混合型散热技术的必要性。按照减小热阻的不同方式对混合型散热系统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不同混合型散热技术在高功率密度电机中的应用效果,给出高功率密度电机混合散热方法的设计指南。最后对高功率密度电机混合型散热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

随着诸如新能源汽车、电动飞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功率密度已成为电机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在推动电机高功率密度化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电机内部发热陡增、有效散热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电机内部温升过高以致超过绝缘材料耐温限值时,不仅会破坏电机内部绝缘,而且会造成永磁体不可逆退磁,从而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严重影响电机寿命和电机运行的安全性。

如何合理设计散热系统已经成为电机进一步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采用高效的散热系统改善电机的温升极值和分布是电机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风冷和液冷散热系统是两种常用的电机散热系统。风冷散热系统不需要太复杂的辅助设施促进流体流动,对于散热需求不是很高的小功率电机是相对节省成本和可靠的选择。相较于风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多依靠热物性参数比气体优越的液体,比如水和油,在辅助设施的帮助下,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冷却效果,其散热效率远远超过风冷散热系统。但是,用来支持液冷散热系统的辅助设备结构复杂,这对电机的成本、占用空间和工艺难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性价比考虑的话,液冷散热系统更适用于散热需求较大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关于如何提高风冷和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效率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索。高效化是电机散热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的观点。在电机原有风冷、液冷散热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额外高效热路以提升电机散热效率的方案是实现电机散热系统向高效化发展的新方向。P.S.Ghahfarokhi等提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技术允许电机设计者们可以更自由地使用各种散热或隔热材料来优化电机散热系统,从几何角度考虑更高热负荷的电机设计。

AM技术是指用打印技术逐层制造三维元件,它能够快速进行原型制作、构建复杂的几何形状,以及构建包括混合材料的组件来提高和改善电机的热性能。图1展示了3D打印直接绕组液冷换热器的概念设计。A.Boglietti等提出用作绝缘填充或冷却液的高质量材料对于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至关重要,这些材料必须与用于电机散热系统的各种冷却配置相结合。

国内学者提出的利用相变技术与传统风冷、液冷结合起来的混合冷却技术正逐渐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5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