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

事故分析电源备投装置接线错误造成拒动电

发布时间:2025/3/2 15:17:42   
中科白癜风 http://www.wzqsyl.com/m/
通过对新疆油田克拉玛依供电公司某变电所,一起电源备投装置接线错误造成拒动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自动装置之一,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断开后,能自动而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从而使用户不至于停电保证配电系统供电的连续性。本文通过一起实际发生的拒动事例,分析拒动的原因探讨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一、事故经过供电公司1#电所是双电源kV变电站,站内有两台31.5MVA三圈变压器一次接线形式为单母分段,1#电源进线带I母、2#电源进线带II母线。事故发生时1#变电所kV1#进线运行,2#进线备用母联在合位。当1#进线保护跳闸,电源备投装置动作,后台显示备投装置启动。备自投装置显示“备自投启动”信息,但无备自投出口信息,值班员反映备投装置动作灯亮。而实际1#进线跳闸,备投装置动作了跳开1#进线,但却没将2#进线投上。导致kV变电所全所失电。二、备自投装置未出口原因分析及处理经过根据现场出现的现象,技术人员对备自投装置试验,用仿真开关模拟实际运行情况(即1#进线运行,2#进线备用),试验结果与实际动作情况一致。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备自投装置启动后偶尔会发出“备自投闭锁”信息。经检查分析试验报告和后台信息,发现在这起事故前,对1#进线的保护装置进行了保护换型的改造工作,很有可能是换型工作中接线有误,并且保护换型工作结束后,仅对换型装置进行了试验,没有对备自投装置进行试验,无法验证备自投动作是否正确。分析得出可能是备自投在启动后由于某种原因闭锁,推算只有1#进线手跳闭锁点,可能会闭锁备自投装置。2.1电源备自投的备投逻辑枢纽变电所备投逻辑使用的是进线备自投,进线I、进线II互为备投。动作1: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线路I电流小于I01作为启动条件,DL1处于跳位作为闭锁条件,以T01延时跳开DL1,检查DL1跳位判断是否成功动作2:I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线路II电流小于I01作为启动条件,DL2处于跳位作为闭锁条件,以T02延时跳开DL2,检查DL2跳位判断是否成功动作3:DL1跳位,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作为启动条件,线路II电压小于U02,DL3分位作为闭锁条件,以T03延时合DL2,检查DL2合位判断是否成功动作4:DL2跳位,I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作为启动条件,线路II电压小于U02,DL3分位作为闭锁条件,以T03延时合DL1,检查DL1合位判断是否成功2.2可能发生拒动的接线分析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原理图为图1。图1经过现场查线发现,实际确实将备投出口接到了保护装置的手跳继电器之前,造成手跳闭锁备投装置。具体分析如下:根据保护装置操作回路原理图一所示,加黑处正确的接线,当发生1#进线保护跳闸时,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线路电流小于I01满足启动条件,DL1处于跳位作为闭锁条件这是DL1在合位,此时备自投启动跳开DL1,备投压板在投入位跳开DL1,合上2#进线开关DL2。根据保护装置操作回路原理图所示,加黑处错误的接线,当发生1#进线保护跳闸时,I段母线电压小于U01,线路电流小于I01满足启动条件,DL1处于跳位作为闭锁条件这是DL1在合位,此时备自投启动跳开DL1,与此同时启动STJ线圈,STJ常开触点闭合,使的手跳开出闭锁备自投,从而使得2#进线的DL2无法合上导致全所失电。根据以上的分析将回路接线改正,将备自投跳闸(开出)直接接入1#进线TQ线圈的接入点跨过手跳回路后,进行整组试验一切正常。三、启示及预防措施近几年电网发展迅速,对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加装、技术改造、保护换型的工作越来越多同时发生的事故也增多。特别是技术改造、保护换型的工作,表面上看仅仅对某个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保护换型,可实际上每一项这样的工作牵扯的面很广,有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操作回路,甚至像本文提到的涉及到其他相关设备的回路,为此提出以下应对防范措施:1、每项工作前对所涉及到的回路认真查线、详细记录知道每一根线的来历和用途2、接线工作完毕后专人负责与设计图核对,确保接线正确3、任何装置进行过技改、换型、对二次线有过改动后,不但对更换后的设备必做整组试验验证其正确性,还要对与之相关并且动过二次回路的设备进行整组试验,验证其的完好性。特别要对备自投装置、同期装置、母差保护装置、PT切换装置、小电流选线等装置进行模拟运行试验。4、施工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对任何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本文选编自《电气技术》,原文标题为“电源备自投装置接线错误造成拒动事故分析”,作者为聂晓华、沙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030.html
------分隔线----------------------------